有一位初中生,因為臨近期末考試,母親把他正在看的小說藏起采,于是發(fā)脾氣不去上學,借采十多本小說在家連續(xù)看了三天三夜,對父母的責罵充耳不聞。平時,只要是他看上的衣服,鞋子等,就必須要買,也不管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,如果父母不能滿足他,他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來,逼迫父母就范。有時候,因為媽媽燒的飯萊不合他的心意,他就會把筷子一放,躲進房間生悶氣,不管媽媽怎么勸,也不肯吃飯,實在是任性至極。
一些任性的孩子在家里常常表現為說要什么就非要什么不可,如果不能滿足就“大鬧天宮”,從早到晚與父母糾纏不休,直到要求被滿足為止。在學校里常不顧及他人感受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稍不順心就勃然大怒,大哭大鬧甚至大打出手,因此與同學的關系常常處不好,任性和逆反心理不同,逆反心理常是愿望得不到尊重時表現出的一種發(fā)泄行為,而任性則是一種以自我要求為中心而形成的不良個性。
從心理學角度來講,任性的形成常與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過于嬌慣寵愛有關。有些孩子從小生活在任性、散漫,無拘無束,唯我獨尊的環(huán)境里,凡事只考慮自己的喜好,不顧他人的感受,處處以自我為中心,受不得半點委屈,對個人得失斤斤計較。由于父母的百依百順,使得他們對是非,善惡的判斷存在缺陷,總是以自己的喜好采論人論事,并且自以為是,固執(zhí)己見,甚至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。這種習慣一旦養(yǎng)成,會使孩子喪失自我控制欲望的能力。
父母可以這樣對待任性的孩子;
(1)蹲下身子,學會尊重。家長首先要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,蹲下身子,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,切勿“以勢壓人”。一位教育家說過,—名好的、合格的,受孩子喜愛的教育工作者,要學會蹲下和孩子說話。
當孩子有廠一個與眾不同的設想,做了一件從來未做過的事,父母應積極支持,及時贊許,和他們講心里話,同他們用朋友的方式交流。
(2)要采取必要的手段進行自我約束教育,比如,家長和老師在統(tǒng)一認識的基礎上,共同向孩子提出一兩個增強自我約束力的基本要求,努力使孩子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接受一致的要求。
(3)自我反省,做好表率。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,有時家長不能以身作則,對長輩不尊重或在與他人意見不一致是,采用爭吵,對抗的方式,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。因此,要求孩子做到的,家長應首先要做到,只有這樣,孩子對家長的教育才能心服口服,教育才能收到最體效果。
(4)家長和老師相互溝通,如果孩子按要求傲到,應予以表揚和鼓勵,再提出更高的要求。使他們在生活中提高自制能力,克服任性,嬌氣等缺點,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。此外,要鼓勵孩子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,改掉以自我為中心,無視他人感受的壞習慣,培養(yǎng)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為他人著想的良好品質。在教育過程中,孩子會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。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意見,讓弦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。當披子的意見正確時,鼓勵他,他的意見有偏差時,不一味地壓制杖子,非要孩子接受家長的觀點。與此同時,還要對孩子獨立思考,不盲從的行為給予鼓勵。